•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连战在两岸经贸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2006.04.14)

2006-04-14 15:3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两岸经贸论坛2006年4月14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贾(庆林)主席,刘(淇)市委书记,曾(培炎)副总理,唐(家璇)国务委员,王(岐山)市长,各位领导干部,郁(慕明)主席,亲民党代表团殷乃平,国民党各位副主席以及各位亲爱的贵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安!大家好!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参加第一届两岸经贸论坛,首先要在这里向贾主席以及各位贵宾表示感谢,感谢大家莅临对我们的鼓励,同时也要感谢各位贵宾来参与这一次的论坛,更要感谢主办单位所投入的很多的辛劳。

  我演讲的题目刚才林丰正先生已经指出来了,“和平繁荣,共同期盼”。我昨天从台北绕了一个大圈子,花了八个半小时才到北京,昨天半夜大概12点左右,很多“国会议员”、民意代表辗转来到北京,我想大家都有同感,这个路绕得非常冤枉,所以我给我的题目取了一个副名、一个小名,叫做“截弯取直工程研讨会”,我希望我们在未来这两天,透过讨论,让我们所发出来的声音可以超越时空,超越海峡,让我们所提出来的意见能够真正地引领两岸的同胞们,作为今后经贸发展的一个主流民意。

  事情都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历史却永远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在观察客观环境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历史的趋势,就好象孙中山先生所讲的“顺应时代的潮流”。

  去年,我到北京来进行了50多年以后的一个重逢,今年是去年以来第一次的相会,50年的重逢让我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两岸今天一定要迈向一个和平双赢的大的历史方向。一年之后的再次相会让我深深地感到虽然在过去一年有很多的阻挠、困难,但是因为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已经为两岸合作、互相协助,共融共立开启了一个机会之窗。

  各位都可以看到,二十一世纪是在我们大家所期盼中间来临的,但是同样地像以往,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动荡和挑战,自然的灾害、海啸、地震、飓风接二连三,环境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警讯。前几年SARS,也就是“非典”的疫情,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恐慌,而现在禽流感让我们大家都觉得如临大敌。恐怖主义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欧洲、在中东持续地发生群众示威,而因为宗族、宗教所引起的各种暴力,可以说在各地层出不穷,以色列、伊朗、黎巴嫩、非洲都有新的问题、新的危机。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新的世纪同样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新希望,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的分工吸引全球的部件、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乃至于竞争力的全面的提升,都是很普遍的事情。而在科技发展方面,网际网络无远弗届,让大多数的企业可以在世界的平台上和人家一较长短。我相信这些都是新时代新趋势。

  但是,在这个非常平坦、崭新的环境里,我们尤其要注意到的是两项不可逆转的大形势、大趋势,那就是国际上区域经济的合作和中国大陆的崛起。

  谈到经济区域的合作,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大趋势,因为WTO多哈的多边谈判进展很缓慢,多边解决问题也非常来不及。因此,今天世界上将近50%以上的贸易也是透过区域合作、区域组织等等的方式来进行的,我们看到过去这几年区域的经济合作,各种的安排已经达到334亿,仅在去年的1月-9月就增加了27个,这是大势之所趋。

  就具体来讲,欧洲、美洲、亚洲,这种经济板块的整合更是明显的,现在在欧洲向东扩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25个国家组成的经济体,占有世界4.5亿的人口、20%的贸易额。美洲、北美的自由贸易区占有世界4亿的人口、22.5%的贸易额,这样发展下去将来更不得了。亚洲虽然起步比较慢,但是今天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已经成立了CEPA,东协(即东盟)+1,东协+3,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尤其在去年年底,马来西亚召开的高峰会议,中国在会议上是一个主流,是一个主角,澳、新、印度都被纳入,所以一个包括亚洲和大洋洲的大经济的架构也若隐若现。我要反问,我们的台湾在哪里?台湾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里,我们何去何从?我们的切入点在哪里?我们今天必须要思考这个问题。

  另外一个大的趋势,就是中国大陆的趋势。各位都知道在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成长,无论是就速度,无论是就幅度,都造成全球的震撼,许多的学者都指出来,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面,从来没有一个13亿的国家以长达27年之久的时间能够产生一个接近10%的经济增长率,从来没有过。2003年,中国大陆FDI(外国直接投资)已经攀升至世界第一名,超过美国,2004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攀升至世界的第三名,这是难能可贵的事情,难能可贵的事情。

  虽然对改革开放,我们从台湾来看,很多的文献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这次“两会”期间,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改革开放攻坚的定调让我们感到非常肯定,也非常欣慰。在国际上,对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看法同样也是言人人殊,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有的悲观、有的乐观、有的肯定、有的敌视。但是,我觉得这样一个历史的发展,一定要从历史和事实来出发,什么是历史、事实?我们看到WTO所提供的资料,中国在开放市场之后,最近5年整个的进口增长了193%。

  针对许多国家,比如说像韩国、东南亚的国家,从那些地方所来的进口,是这些国家平均出口额的一倍到三倍,这代表什么?这代表大陆市场的开放促进了这些国家地区出口的昌旺、经济的增长,帮助他们早日脱离亚洲金融风暴的阴霾,这是一个事实。不但这些国家,对台湾来讲,过去6年,我们因为内需的不振,投资消费可以说每年都在衰退之中。

  但是台湾还可以维持平均起来3.57%的成长,力量从哪里来?我可以跟各位报告,主要的关键就是和大陆的贸易,能够维持台湾3.57%的成长,否则的话,不敢想象。

  除了这些以外,对于先进的国家,美国、日本,大家的看法更为分歧,但是我要讲的是,大陆不但提供了对这些国家的市场,同时透过出口的贸易,刺激了这些国家来提升他们自己生产的效率,增加了他们人民购买的能力,减缓了他们通货膨胀的争论和压力,同时也鼓励他们向附加价值高的新产业活动来投资。

  何况,中国大陆出口一半以上是来自于有外资投资的外国工厂或者是公司。今后假如再增加内需,我相信对外的贸易应该不是一个摩擦式的贸易,而是很多学者,欧美的学者自己平心静气所谈的,面对中国的这种崛起,应该采取一种与人为善、乐观其成、共存共荣的态度。不要把中国大陆妖魔化、诬蔑化,认为它是一个威胁。

  另外一方面我们要看台湾的发展。各位贵宾都很了解,二战之后的台湾可以说是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失业、通货膨胀、贫富不均,所有落后的社会所具有的现象在那个时候台湾都有。但是,从1950年,具体来讲从1953年开始到公元2000年,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民党执政当局先后推动了12期的“四年计划”,我们就在这12期的“四年计划”里,将台湾从800万人口增加到2200万,维持了平均8.1%的成长率,2.5%的失业率,这是世界的第一名。以很简单的例子来讲,1953年台湾国民所得只有50块美金,菲律宾188块;到了公元2000年,台湾的国民所得14181块美金,菲律宾1034块。所以,我们由菲劳取代了过去五十年代的台劳,这是一个事实。

  但是,这种成就并不是在风平浪静中间所获得的,比如说1986年台币大幅度升值,传统产业外移,外移资金超过1000亿美金,经济危机严重,但是因为我们未雨绸缪,让台湾的经济能够升级、能够转型,而这个政策非常成功。所以,不但渡过这个危机,还让我们当年的失业率和以后的失业率都压在3%以下,我们的出口从400亿美金到2000年的时候已经达到1480亿美金。

  如果再举一个例子,也就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可以说一片静默,但是我们采取了振兴股市,扩大内需,用安定和振兴的方式,采取种种措施使得台湾不但安然渡过亚洲金融危机,同样也能够维持4.6%的经济增长。这些都是得来不易的事情。

  而在50年过程中,台湾的奇迹在哪里?有几个特点:第一,在快速的经济成长过程中,我们维持了物价的稳定;第二,我们由出超变成入超,在这个过程中做了机制、体制的改变,脱胎换骨;第三,我们维持了一个低度的失业率,而使得所谓充分就业的理想能够达到;第四,光复之后,财富的分配非常迅速,改变了贫富不均,经过50年来,我们逐渐地进入了一个均富的社会。

  但是,各位先生、各位好朋友,要维持一个快速的成长、长期的成长,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假如没有一个特殊的因素来注入的话,是不可能的。在九十年代,台湾的经济增速减缓,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而当这个时候,也正是中国大陆经济崛起非常明显而同时非常具有成效的一个时候。所以,怎么样来结合互补的优势、产业的分工,把台湾的资金、技术、人才、行销、地理位置能够跟大陆崛起的方向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为政者必须要负起的责任。我在1993年出任全面行政工作的责任,当时我就提出来,要把台湾建立成为一个亚太的营运中心,我想很多来自于台湾的朋友都还很清楚,就是从这个方向来努力,一切的事情都开始你会找到顺序,以大陆为腹地,以经贸为主轴,大家都非常有信心。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1996年,忽然之间政策大转弯,来了一个“戒急用忍”,“戒急用忍”让台湾失去了先机。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民进党上台,由于民进党赋予台湾的政治定位和台湾经济发展的需要产生了最严重的一个矛盾、摩擦和距离,所以根本没有办法让台湾能够来维持50年来所创造的经济向前冲的动力。我们不必去讲什么积极的管理制度问题,不要去讲什么无视于WTO规范的问题,更不要去谈无视于市场经济法则的问题,台湾不管怎么样拼经济,拼了几十次的经济,它就是不动,躺在那里,一蹶不振。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要讲“政府”虽然把门关起来了,但是人民开了大门。在过去这6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台湾产生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两极化,“政府”冷、民间热,政治冷、经济热的现象。去年,两岸的贸易额达到934亿,因为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往来交流,来往的人数410万人。“和平之旅”之后,我们的水果登陆了,我们的春节包机扩大了,我们信息产业的标准化推动了,还有很多很多,不在这里一一赘述,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现象。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今后怎么样走?我在这里要跟各位报告,根据WTO最新的统计,去年一年台湾转到大陆的钱,也就是说我们的出仓,或者是我们对大陆的入仓,已经高达580亿美金。台湾对大陆的产业间贸易超过全世界产业间贸易的一半,表示的意思是两岸经济贸易关系非常非常密切,而不只密切,这个密切代表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特质:第一,以资讯硬件产业来做一个例子,资讯硬件产业在台湾海内外的产值合起来是730亿美金,所以被人家称为是重镇,大陆以产地来讲,资讯硬件产业产值720亿美金,所以被人家称为是王国,一个是重镇,一个是王国,都是世界名列前茅的两个,而台湾在大陆生产580亿。各位可以想一想,假如台湾没有机会到大陆来生产,或者大陆不允许跟台湾合作,相互的一减掉,台湾不过就是100多亿,大陆也不过就是100多亿,在世界的市场上无关宏旨,但是合起来叫什么?叫做1+1大于2,事实数字会说话。

  另外还有一种意义,因为在合作的过程中,台湾的企业家已经看出来了,借着大陆快速的成长,一方面在产业的分工上,台湾可以继续地向所谓“微笑曲线”的两端来发展,笑口常开向两边发展。在产业价值链里面,可以向附加价值高的方面来发展,简单讲这就是过去几年台湾的工商企业界把经济带向科技岛或者是运营中心这两个方向去努力。什么叫科技岛?什么叫运营中心?简单地来讲,研发、创新、设计、专利都是一流的,另外一方面仓储、通路、物流、服务、金融、品牌、行销又是运作方面的一条路子,这就是未来台湾必须要走的路,没有大陆的资源,台湾能够走得出去吗?这是我要问的一个问题。

  但是,再反过来我也愿意提到,就是大陆本身是不是永远是一个世界工厂而已呢?不是,最近有一本很新的书,一个法国的国家经济委员会的委员,《世界报》的一个主力写了一本书,叫《当中国改变世界》。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中国不会永远地逗留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层次,因为很快很快中国将出现在高科技的产业,出现在服务业的产业里。事实上,大陆都在向价值链的上游贡献技术。我们以IC产业来讲,今天在座很多都是IC产业的领导人,IC整个产业链非常复杂,从IC的设计一直到厂商,中间一大串的事情,大陆向上游在力争,台湾在这方面整个的产业体系已经相当完整,也相当成熟。但是,因为它的市场规模太小,国际的品牌始终没有办法建立起来,所以在这个时候,怎么样能够让“政府”和民间结合起来,就彼此的优势,所谓产销、管销的能力、技术的能力、市场的规模等等,相互的结合,也就是说上、中、下游全面地结合,那将产生二十一世纪上半期最庞大的商业机会。

  但是,我们到现在都是零星的,没有整体的来做。一位日本人对台湾提出来,他说假如你们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台湾Passing、台湾Nothing,失去了这个机会,机会就永远不再来。我今天可以再演绎他的话,假如两岸失去了合作的机会,台湾Passing、台湾Nothing。这就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一个大环境。所以在今天的大环境里,我们有这样的机会聚集在一起,它的重要性实在是不言而喻的。

  我在去年,曾经在此提出所谓共同市场的观念,共同市场主要是三个阶段:第一,排除双方贸易障碍;第二,希望能够建立良好的合作;第三,让所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地流通。但是,我们也知道,这是一个愿景,这不是一触可及的,需要大家透过协商,形成共识,逐次来形成的,这是一个目标。

  但是,我觉得今天我们在这里,我愿意用这个时间来提出来一些对双方都是有利益的,对人民都是有需要的,而可以说阻碍比较少的,争议比较小的,效益比较好的几个方向来共同努力,掌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一,我要讲农业的合作,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够非常详细,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在沿海地区的好几个地方有农业合作的实验区,我们希望能继续地扩大。尤其是台湾在过去几十年,推动小农企业化经营有相当的心得和成就,如何能够把小农企业家经营那一套从组织、金融、行销等等,提供给大陆同胞做参考,我觉得这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第二,当然就是金融方向的合作。台湾在过去几十年来国际化、自由化,信用的保证,中小企业的融资,人才的培育、管理等等,也都有相当的心得。今天我们怎么样能够进入市场,以及监管机制的建立,应该是一个时候了,大家可以深入地来探讨,作出决定。

  第三,我要谈到能源的问题。能源供应的安全,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的管理,能源的勘探、开发等一系列的问题,两岸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如何合作?如何来推动?

  第四,我要谈到包机的问题。我刚才讲,民进党“政府”已经同意客货、运的包机,这是我们推动多年的,我记得大陆在1979年的时候就谈到这个问题,台湾政党、党团到大陆来不晓得多少次,就是为了这些问题,今天开放了,当然还要协商,我们是觉得不错,是正确的方向,但是给人家一种感觉不推不动,一推才动,大器晚成的感觉。

  这些之后,“三通”的问题、直航的问题,我们还要面对,否则的话,就像我们这样子,绕了一大圈,昨天坐了八、九个钟头的飞机,从台湾都可以跑到夏威夷去了。除了这个之外,大陆的观光客到台湾观光的事情应该仔细地办理,我们在拓展品牌的工作上,是不是可以合作,比如说在贸易拓展、举办展览会等方面共同来建立品牌。在教育方面,台湾兴学的问题,集资教育推广的问题,推广教育本身的问题,学历认证的问题。在医疗方面,兴建医院的问题,医师人员执证的问题。在产业方面,继续推动规格标准化的问题,继续维护台商权益的问题,等等。总而言之,我非常殷切地期盼能够在这次大会上就以上十个方面和大家交换意见,有一个开始,就有达到目标的一天。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是从务实的立场来出发的,我们没有任何的意识形态,我们念兹在兹的都是人民的福祉,都是民族的利益。今天各位在这里所代表的真正可以说是人民殷切的期盼,所以今天这个会议不是两党之间的会议,台湾的亲民党、新党都在这里,而是两岸人民之间的大事情。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智慧的结晶形诸于我们的共识,我非常期盼主政的人能够以一种开阔的心态来倾听这种声音,而两岸对于整个未来发展关心的政党,更希望以积极的态度来落实这些宝贵的建议。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