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9 15:52
来源: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清代台湾官修方志,我们本来是编入《台湾研究丛刊》的。直到现在,已经出版的,计有九种;即陈培桂的淡水厅志(《台湾研究丛刊》第四六种),陈淑均、李祺生的噶玛兰厅志(同第四七种),周玺的彰化县志(同第四八种),王瑛曾的凤山县志(同第四九种),林豪的澎湖厅志(同第五一种),周锺瑄、陈梦林的诸罗县志(同第五五种),谢金銮、郑兼才的台湾县志(同第六一种),余文仪的台湾府志(同第六二种),沈茂荫的苗栗县志(同第六七种)。此外,还有一种在排印中,即光绪年间的台湾通志稿(同第六四种)。照理说来,这些官修方志,是台湾最重要的文献,自当编入《文献丛刊》。这话不错的。我们所以拿这些官修方志编入《研究丛刊》,是因《研究丛刊》的出版在先,当时我们还没有想到要出《文献丛刊》。现在,我们决定把所有尚未发排的台湾官修方志完全改编为《文献丛刊》,以期增加《文献丛刊》的完整性。这本高拱干的台湾府志,正是这一工作的开始。因此,我们有在这里加以说明的必要。至于已经编入《研究丛刊》的十种方志,虽然学术界的朋友们一致希望改版重排;我们因为目前还无力及此,同时自然也考虑到印刷费用的问题,所以尚未能作最后的决定。
现在,讲讲这本高拱干的台湾府志。有清一代,台湾府修志,先后凡五次。最早是康熙三十三年高拱干修的(通称《高志》,康熙三十五年刊行),其次是康熙四十九年周元文重修的(通称《周志》),其次是乾隆五、六年间刘良璧重修的(通称《刘志》),其次是乾隆十一年范咸重修的(通称《范志》),最后是乾隆二十五年余文仪续修的(通称《余志》)。这五种台湾府志,以《高志》为最早,亦最难得。本书是据“民国四十五年三月杭县方氏慎思堂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景印”本标点排印的。方豪(杰人)先生在景印本的序文上有段话,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高志》流传迄今,为世所知者仅北平图书馆、协和大学图书馆、无锡大公图书馆暨日本内阁文库各藏一部;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有影写卷首及卷一,又抄本一册记《高志》与《周志》之歧异并附图摄影六张,如此而已。余以台湾第一部府志而岛上并传抄本亦不全,每以为憾。爰托东京大学小堀岩先生代向内阁文库洽商摄影。四十四年十一月底片寄达台北,详读一过,知非原刻本。如《秩官》、《武备》两志颇多康熙三十五年以后就任者;而南路营参将林云汉、守备谢时晟、水师协标中营游击廖腾煌、镇标左营把总骆南、右营把总沈贵、张胜、李成龙、台协中营把总郑顺、王三、左营把总曾猛、陈凰、右营把总陈斌、陈德、澎湖协左营把总林龙、于高、右营把总王必胜、许志等,胥康熙四十年任,距《高志》刊行已五年,而补刻之痕迹复极显然。是此一内阁文库藏本必康熙四十年或次年所补刻者。”
前年秋天,方豪先生海外归来,他告诉我:“这一《高志》,在巴黎大学汉学研究所和浙江诸暨图书馆也各有一部,总计天壤间尚存刻本六部。”
兹承方先生惠借摄影底片以供校勘,附志谢忱。(周宪文)
(来源:台湾文献丛刊)
编辑:齐晓靖
[责任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