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资料  >  历史文献  > 正文

《台湾地名解说集锦·台北县各乡镇地名之由来》

2006-10-18 15:39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1、板桥

  板桥旧名“枋桥”,是台语发音,意思为“木板所做的桥”。其由来是因为在清朝乾隆年间,曾在今天板桥西方的一条小溪上,盖了一座木桥,以利行人的来往,久而久之,此地便被命名为“枋桥”。民国九年,日本政府将“枋桥”改为“板桥”,光复后便沿用至今。

  2、三重

  三重旧名为“三重埔”,其由来是因为淡水河与其支流间的埔地,是依照次序来命名,而此地是位于二重埔的东边,所以称为“三重埔”,后来再改为“三重”。

  “埔”是河边沙洲的名称,先民为了开垦土地,自然选择近水的地区。而后由于淡水河的日渐淤积,头前埔再也无法停靠船只,而泥沙冲积所成的沙洲也日渐扩大,登陆的地点遂再向后退缩,于是把这后来开发的土地称为二重埔(台语发音)。同样的,汉族先民开发的足迹来到了现今的三重市,为有别于头前与二重,遂定名为三重埔。(詹亦哲,民82,这里是我生长的地方---台北县,台北县国民教育辅导团编)

  3、永和

  永和市在日据时期时分设六保。民国三十六年时,隶属海山区中和乡。民国四十二年,分为顶溪、上溪、网溪三村。民国四十七年,分乡设镇从中和镇划出,正式立名为永和镇。此名为地方耆宿杨仲佐先生所取,他认为不管是本地的泉州人、中和的彰州人,或是后来迁入的各省籍人士,都应体认和谐、团结的重要,才能有繁荣的建设,“永久的和平”。于是此地便称为永和。民国68年升格为县辖市。(永和市志,民75)

  4、中和

  “中和”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此地的原来名称“漳和”的台语音与“中和”近似,所以命名此地为“中和”;另一种说法是指,“中和”这个地名是从此地境内的“中坑”、“漳和”两个聚落名称中各取一个字而成的。

  5、新庄

  新庄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有汉人来此开垦,后来在雍正年间,由于人们在此设立新的聚落,便将此地命名为“新庄”。另一说是由“新的武劳湾庄”简化而来。

  6、新店

  “新店”地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当时人们在今天的碧潭东岸兴建店铺,后来发展成为街市,由于附近以前并无店铺,所以就称此地为“新店”;另一种说法是指,本地原先已有店铺,后来在道光年间,因为受到山洪爆发的冲毁,又重新兴建店铺,而将此地命名为“新店”。

  7、树林

  树林这一带以前是大汉溪泛滥的沼泽地,由于树林丛生,所以命名为“树林”。另有一种说法是,在乾隆年间,来此开垦的汉人为了保护水圳的堤岸,种了许多林木在堤岸上,后来便称此地为“树林”。

  8、莺歌

  “莺歌”地名的由来是因为此地的山上有一块突出的岩石,其形状类似鹰哥,所以此地命名为“鹰哥”。本镇在清朝光绪年间名为莺歌石庄。民国九年,日据时期改为莺歌庄,民国二十九年,升格为莺歌街,至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改称为莺歌镇。(陈碧松,民68,莺歌镇志)

  9、三峡

  三峡旧称“三角涌”,三角涌庄之名始见于嘉庆八年(1803),形成街肆后以土名“三角涌街”相称。“涌”的台语意思是“水起浪”的意思。因为三峡位于大汉溪汇纳横溪、三峡溪的地方,是一块三角形平原,上述三条河流在此汇集,溪流激荡,所以称为“三角涌”。民国九年时,改为三峡而沿用至今。(三峡镇志,民82,三峡镇公所发行)

  10、淡水

  淡水旧称为“沪尾”,“沪”是指以前设在河口或是近海之处,由许多石头堆成,利用海水的涨退潮来捕鱼的一种设施,而在设有“沪”的尾处,就是“沪尾”。另有一说:在闽南语中,沪和雨谐音,指此地多雨,过了这里雨就停了,故称“沪尾”。民国九年时,改用此地所滨临的淡水河河名,为此地的地名。

  11、汐止

  汐止旧称为“水返脚”,是指此地在满潮时,海水会溯淡水河进入基隆河,至此而返的意思,民国九年时,才改为“汐止”。

  12、瑞芳

  清光绪年间,陆路交通不便,往来于台北地区全靠基隆河水路运送补给,瑞芳对外之水运接驳渡口柑仔濑,即今柑坪里(俗称内瑞芳)成为台北地区往返于噶玛兰(今之宜兰)间者必经之地。后因金瓜石、九份山区陆续发现金矿,采金人络绎不绝,上山采金必先经由柑坪里,此时基隆河接驳渡口附近,有一赖姓商家铺号「瑞芳」,店货、日用品、南北杂货俱备,成为前往山区采金与往返噶玛兰中途补给休息处所。久之,往来者众,均不约而同或口头相约,不呼地名,而呼“去瑞芳”,或“由瑞芳回来”,聚集同行,沿袭成名。(瑞芳镇简介,民83)

  13、土城

  本市昔日为山胞摆接社渔猎之区,清朝初年时,便有先民来此开垦,因为在此设土墙防御番人的侵害,所以就称此地为“土城”。

  (土城市志,民83,土城市公所 发行)

  14、芦洲

  “芦洲”旧称河上洲、和尚洲或鹭洲。因此地系由大嵙崁溪冲积而成之沙洲,故初名河上洲。后因清乾隆年间,竹堑(即今新竹)城隍庙僧侣梅福,向官府禀请以现今水湳村一带产业为关渡妈祖庙之业产获准,每年来此征收租谷,于是乡里百姓称为和尚厝。因和尚与河上音相近,彼此混合,遂以和尚洲为名。又因为本乡原为一沙洲,凡洲渚有水处,芦草丛生,芦花盛开时节更因白鹭栖息其间,蔚为景观,故又称鹭洲。现今「芦洲」之由来,乃因当时芦苇丛生,才改称为“芦洲”。

  (芦洲乡志,民82,芦洲乡公所 编印)

  15、五股

  本乡早期因为有五个人出资合股来此地拓垦,所以称此地为“五股”。

  16、泰山

  此地以“泰山”为地名,似乎是取自于中国大陆的名山——泰山。

  17、林口

  林口旧称为“树林口”,是指此地位于森林地带入口之处,后来则改为“林口”。

  18、深坑

  “坑”是山谷的意思,而此地位于景美溪山谷之中,所以称此地为“深坑”。(安倍明义)

  19、石碇

  本乡昔日溪水深且急,小船可溯溪而上,但是停泊时必须系石以碇泊,故称石碇。另一说是:本地溪中到处石块,碇置于溪谷,并为早期居民过河的垫脚石,有如旧式房屋大门的石质门坎(闽南语称户碇),因而得名。

  20、坪林

  因为此地区的地形多平坦的河阶面,岸旁以前为树林茂盛之地,所以称为“坪林”。

  21、三芝

  本乡最早为小鸡笼社,汉人入居后称为小鸡(圭)笼庄,清末光绪年间称“芝兰三堡”,民国九年时,取原来“芝兰三堡”中的“三”和“芝”两字为地名“三芝”,以后就沿用至今。(三芝乡志,民83)

  22、石门

  因为此地境内有一海蚀洞,形状近似石门,所以称此地为“石门”。

  23、八里

  八里旧称为“八里坌”,是由于此地原为凯达格兰族之八里坌社的居住地,后来改名为“八里”。

  24、平溪

  基隆河上游溪谷狭窄,多瀑布和急流,但是当基隆河流抵本地时,溪水趋向平缓,因此就称此地为“平溪”。

  25、双溪

  因为此地有牡丹溪及平林溪两溪在此会流,所以就称为“双溪”。

  26、贡寮

  地名由来有二说:一说是此地名出自于平埔族语“陷阱”的译音,因为以前此地山猪特别多,初期的移民在此设陷阱来捕猎山猪,故有“贡寮”地名的出现。另一说为:早期本乡垦民为根绝毒蛇猛兽,乃以草寮将洞穴伪装,并以树木摃之,作为诱捕野兽的陷阱,先民称此种草寮为贡仔寮,久而久之即成为本乡地名。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27、金山

  金山旧称为“金包里”,是此地凯达格兰族之“金包里”社的社名,在民国九年时,一直沿用至今。

  传说中有本省北部原住民“平埔番”二十多人,因捕鱼遭遇台风,漂至本乡海岸,见荒芜而离去,遂沿海寻至贡寮乡安住,尔后数百年,经由其子孙形成三绍四社、大鸡笼社、金包里社等。其中金包里社沿北部海岸渐向淡水分布。“金包里”之名称,是依照番语口音基巴里翻译汉字而来。日据台湾时,本地称为金包里堡。民国九年,有鉴于此地背大屯山,乃去其“包”字,加上“山”字,成为“金山”,光复后,依照原金山庄区域改设金山乡。(李鸿谋,民82,金包里志)

  28、万里

  “万里”地名的由来,可能是出自于在十七世纪时,西班牙人所称基隆港附近的汉人聚落为“parian”的译音而来。因其与闽南语之“万里”音相近。又早期原住民称此汉人居住的聚落为“vasai”,汉人以近音译字『玛鋉』称之。故本乡又有“玛鋉”之名。

  29、乌来

  “乌来”是泰雅语,意思是温泉。据传以前有一群泰雅族人来此地附近时,远望溪水中烟雾蒙蒙而升,经观察后,发现这些烟雾是由岸边涌出的热水所形成的,于是就高呼“Urai”,亦即温泉的意思,此后便称此地为“乌来”。

  八里 三芝 三重 三峡 土城 中和

  五股 平溪 永和 石门 石碇 汐止

  坪林 林口 板桥 金山 泰山 乌来

  贡寮 淡水 深坑 新店 新庄 瑞芳

  万里 树林 双溪 芦洲 莺歌

  八里位于近淡水河口的南岸,为往昔平埔八里坌社的所在地,是故以此命名。到了康熙末年已经有汉人的足迹,雍正二年已形成了一座村庄,雍正十年左右俨然以淡水港的主地盛极一时,乾隆初年已形成城堡围绕的市街。台湾府志所指的八里坌就是它。

  三芝乡最早为小鸡笼社,是凯达噶兰族的一社,汉人入居后成为小鸡笼庄,后来改为小基隆支厅。日治大正九年地方行政区改制,乃将芝兰三堡之“芝”与“三”倒换而成“三芝”庄。光复之后将三芝庄改为三芝乡,一直沿用至今。

  昔日,闽人移台,称未垦的平原叫做埔,而台湾以埔名地甚多,三重埔即是一例。清乾隆年间,漳泉移民,沿淡水河向盆地中央开垦,最先拓殖的地方称头前埔(今新庄市头前);再北伸至二重里一带叫二重埔;抵淡水河西岸弯曲地带,开发较晚,曰三重埔;淡水厅志建志属三重埔庄。地名沿用至今。

  三峡旧名三角涌,又称三角躅,是由大汉溪、三峡溪、潢溪在此汇流,地形略呈三角形而得名。“涌”为闽南语“起浪”的意思,生动地描述了三溪交会,波浪翻涌的情景。今日称三峡,是在日治大正九年(1920),以三角涌的闽南音与日语三峡的读音Sankiyou近似而改成的。

  土城意环筑土墙的城堡,系一种防御性的围墙聚落。

  取名中和,是取用了其内二聚落“中坑”及“漳和”各一字组合而成。

  五股乡昔为荒芜之地,是八里坌等社逐鹿生存之境。清雍正年间,漳、泉居民渡海移居于淡水河流域,相传有五人合股到这荒芜之地开垦定居,后人乃依意定名为“五股”。

  平溪乡的名称由来,系是平溪乡位于基隆河上游,河谷宽窄不一,而且水流湍急,但本地却是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昔人称之为“平溪仔”由此得名,日治时改称为“平溪”。

  永和是在民国四十七年,因为台北县中和乡人口遽增,发展迅速,由中和划出新店溪下游凸岸地区成立永和镇,以永远纪念由中和乡划分独立而命名的。

  本乡名称首于康熙三十三年郑开极之《福建通志》卷五,山川志:“石门山;旗干石西,一石中空如圆门,故名。”道同年间改称:“石门迅庄”属沪尾(今淡水)水师营,防卫石门、三芝两乡海岸。民国九年日人始设“街庄制”(仍名本乡为“石门庄”)。民国二十三年日人因本乡石门洞系因海蚀而,指定为天然纪念物:“海蚀石门”。原本乡下角滨海有一小坵矗立,中有一大洞,状如拱门故也,因此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后,仍沿袭而名为“石门乡”。

  道光八年闽人林先传募召垦户,从水返脚(今日的汐止)进行开拓。接下来有名许梨者开拓四份子附近,石碇为其中心地而逐渐形成街肆。此地溪中到处是岩石,常有碇置情形,是故取名“石碇”。

  汐止发展始于清初,名曰“水返脚”,谓因潮流涨,溯淡水河至此而返之意。日治时隶水返脚办务署石碇堡。发展煤矿,奠定工商业底基。后又改为“汐止街”,取潮汐抵此之意,隶属七星郡(包括今之金山、万里、内湖、南港),光复后改为“汐止镇”迄今在台北县东南方,雪山山脉之西侧,境内多二百公尺至一千公尺间之山丘。

  乡名由来于今坪林村之旧名“坪林尾庄”,民国九年改称坪林庄,光复后沿袭之为坪林乡。因地当新店新支流北势溪之上游地区,其掘凿曲流颇盛,两岸多河阶面,岸旁往昔为树林茂盛之地,且适当末端,故得称。此地在道光年间,从新店辟路至此,随后李详记、陈合发等十数人合股出资,招来泉州五县佃户来垦,并逐泰雅人退至大格头及湾潭方面。迨光绪十一年(公元一九八五年)九月,兵工开辟通往宜兰之道路经此。

  林口乡在台湾未为日本占领以前,是隶属于台北州,原名树林口,自民国九年日人设庄治于此,及取名林口庄,迄民国三十四年,台湾光复,遂改名林口乡。

  乾隆中叶于今日板桥外西方,也就是俗名崁仔脚(崖下之意)处建立了两、三家茅草店,并且在附近小溪上面架木板为桥以利来往行人。当时俗称“枋桥”(枋与板同义)此乃地名的起因。道光二十六年以后,漳州人移居者日众,在嵌仔脚附近建造了十多栋瓦屋,依照以往的称呼,命名为枋桥新兴街,这也是枋桥的前身。

  金山旧名金包里,是凯达噶兰族的一社“金包里”近音来的字。在日治大正九年地方行政改制之时,改称今名“金山”,以取代金包里,寓丰收之意。

  泰山乡一名乃因境内名剎“泰山岩”居高临下,台北盆地尽收眼底,而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相沿遂名“泰山”。

  乌来地名由来是据传为昔日有原住民打猎经此,因饥寒交迫到处觅食,有一山胞沿河流而行,见河滩烟雾弥漫,热气腾空,原来是个温泉之源,而惊呼“ㄨ ㄌㄞ ㄍㄧ ㄌㄨ”(意为热水泉涌)故依此为地名,简称“ㄨ ㄌㄞ”(乌来)沿用至今。 1919年把杠仔寮改为贡寮。此地往昔有很多山猪出没,因设置坑阱捕捉,故名坑仔寮,后来转为近音的杠仔寮。

  淡水镇旧称沪尾,相传是由台语谐音“雨尾”演化而来,意指当年观音山和淡水河一带下雨,到了此地便不下了,后因往昔有兴盛的淡水港,而改名为“淡水”。

  深坑乡因景美溪下切,两岸形成崖面,坑谷呈深陷之状,所以地名叫深坑仔。

  往昔在屈尺的入口出现了一家新店铺,故名之。新店街是于道光年间兴建的。

  康熙末年汉族移民足迹经此,雍正十年左右基于其为新设置之村庄之故,称其为“新庄”,又因其位置首当海山(莺歌及三峡)之要冲,同时又被称做「海山口」。同年因其沿岸河港船舶辐凑,形成台北的商业中心,因而发达起来,于是又被称做「中港街」,到了嘉庆末年由于河道淤浅,失去了船运之利,商业中心于是转移到了下游的艋舺街,同治末年基于同一理由,商业中心再度迁移到下游的大稻埕。

  瑞芳镇地名由来,系前清光绪年间,北回铁路宜兰线尚未开设前,先民因当时陆路交通不便,往来于台北地区全靠基隆河水路运送补给,瑞芳对外之水运接驳渡口柑仔濑,即今柑坪里(合称内瑞芳)已然成为台北地区往返于噶玛兰(今之宜兰)间者必经之地。后因金瓜石、九份山区陆续发现金矿,采金人络绎不绝,上山采金必先经由目前之柑坪里,适时基隆河接驳渡口附近,有一商家铺号“瑞芳”,店货、日用品、南北杂货俱备,成为前往山区采金与往返噶玛兰中途补给休息所。久之往来者众,均不约而同或口头相约,不呼地名,而呼“去瑞芳”,或“由瑞芳回来”,聚集同行,沿袭成名。

  在1622年西班牙人占据基隆以前,已经有零散的汉人聚居,西班牙人管叫这些聚落为Parian,而先住在平埔族凯达噶兰族却称它为“VaSai”。后来,汉人以近音译字“马赛”或“玛炼”称呼该地。日治大正九年地方行政改制时,隶属台北州基隆郡万里庄,光复后改制,废庄为万里乡,为今名之由来。

  树林旧名“风柜店”,在开垦之初,曾有业铁匠者,来此设店,因打铁需用手拉风柜,故一度曾以“风柜店”为地名,后因河水泛滥,乃在沿岸遍种树木,后遂有“树林”之名。

  位于三貂岭与草岭间之山谷,由于其沿承着顶双溪流域,故名。本溪汇合粗坑溪及坪林溪的支流而成。双溪之地名由此得来,或把上游称为顶双溪,下游称为下双溪。下双溪被称做三貂溪。乾隆末年闽南漳州人连乔、吴尔来此地开垦之,移民逐渐多了起来。到了嘉庆初年逐渐形成街市,后来由于牡丹坑的金山被开发,一度非常繁华。

  一名“和尚洲”,所谓“和尚洲”本来属于淡水河的沙洲,因为芦苇丛生故称为芦洲。另外一名称“河上洲”,雍正十年左右已有了汉民的足迹。当时开垦之地名有水湳、溪墘、中洲埔等名,这些都是基于地形之形状命名。于雍正十年左右八里坌的汉族带着佃农,经过观音山的山脚,移到新庄以后,此地就被当成了其中途站开拓,并基于河水环拱之地形称为“河上洲”。乾隆时新竹城隍庙的僧人梅福,向官府奏请,以此地的产业作为关渡妈祖庙的油香钱被获准,于是每年都到水湳征收租谷,当地人就称僧人所居之处为“和尚厝”。

  莺歌之由来,源自它的北面山脉斜坡翠岚中屹立有一块大岩石,其形似“莺”,栖息山上,乃称“莺歌石”因而得名。莺歌镇位于台北县最南端,从台北乘火车南下,当车过树林镇的山佳(原名山子脚),在行车的右侧,渐渐可看到一块形如“莺歌鸟”的巨石,作为本镇的标志。日治时代设莺歌庄、莺歌街。台湾光复,于民国三十五年八月一日将原属于莺歌街的树林地区,分治为“树林”与“莺歌”两镇。


(来源:台湾文献丛刊)

编辑:齐晓靖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阅读: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