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8 16:02 来源: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1、桃园
在清朝时,此地就有汉人入垦,当时在此地遍植桃树,所以就称此地为“桃园”。
2、大园
此地旧称“大坵园”,意思是指大块的旱田,因为以前此地缺乏水利 ,只能种植甘藷及一些耐旱的蔬菜,所以就称为“大坵园”,后来才简称“大园”。
3、芦竹
本乡在开垦初期,是一块芦竹茂生之地,移民在此地居住形成聚落,就称此地为“芦竹”。
4、龟山
本乡地名的由来是取自于以前境内的平埔族社名“龟仑社”,后来将“仑”改为“山”而形成今天的“龟山”。
5、八德
八德旧名为“八块厝”,是指以前此地初建聚落时,只有八户人家居住。台湾光复后,最初称为八块乡,后来改称八德乡。
6、中坜
本地以前正位于竹堑与八里坌中间,是旅客、商人往来必经的中途站,再加上此地多地堑地形,客家语称此地堑地形为“坜”,所以称此地为“中坜”。
7、杨梅
在清乾隆年间,此地即有汉人来此拓垦,当时垦民在此地遍植杨梅树,故称此地为“杨梅”。
8、平镇
此地旧称为“安平镇”,是因为以前为了保护从大湖口至中坜、桃园之行旅的安全,曾在此地设置了张望寮,所以原称此地为“张望寮”,后来取以保护平安的意思,改称为“平安镇”。民国九年时,则简称为“平镇”。
9、新屋
清乾隆年间,此地西边附近,就有汉人来此开垦,由于常遭平埔族人的袭击猎首,乃弃原来住屋向东移,另筑新屋以居,“新屋”便成为此地的地名。
10、观音
此地旧名为“石观音”,是因为当地有位民众在今天的观音溪溪流中,发现一块酷似佛像的天然石头,大家都认为是观音菩萨像,于是建庙来供奉,颇为灵验。民国九年时,即依此取名为“观音”。
11、大溪
大溪位于淡水河的干流大汉溪旁,旧称为“大嵙崁”,是来自于当地的凯达格兰族霄里社人称大汉溪的译音,后来才改称为“大溪”。
12、龙潭
此地名的由来是因境内有一大陂潭“龙潭陂”,故有此称。
13、复兴
此地旧称为“角板乡”,是因为境内有角板山的缘故,而“角板山”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以前刘铭传至此开山抚番时,见此地山峰突起如角,而河阶面平坦如板,所以就命此地为“角板山”。后来改称此地为“复兴”,则是有冀以民族复兴的意思。
桃园县旧称桃园仔,在明永历十五年(公元一六六一年)以前,仍为一片荒野蔓草,麋鹿成群的地方,清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以后,闽、粤一带之移民才渐渐集居该区。桃园县于清代曾称桃涧堡,属淡水厅。因开发初期,境内遍植桃花,遂以桃仔园为名,此为县名由来。
八德 大园 大溪 中坜 平镇 桃园
复兴 新屋 杨梅 龙潭 龟山 芦竹
观音
在桃园市南方,八块台地上,地层属赭土层,地势南高北低,有茄苳溪南北贯流。八德昔作八块厝,因乾隆十二年(1747)先后,客籍垦首薛启隆率佃入垦时,仅有八户人家筑屋成村,故以名。民国九年改称八块,光复后再改称八德。
在桃园县北部,位于桃园台地之北部,北临台湾海峡。地势从东南向西北缓斜,台地上的南崁、埔心、新社、老街诸溪,皆在此注海。大园乡原称大坵园,源于垦成之农田景观,按闽南语之园即旱田,坵即数田园区划之单位,大坵园即大块旱田之意。民国九年改称大园,乾隆二十年(1755)有福建省泉籍移民郭光华者,从许厝港登陆开垦。因当时缺乏水利,仅垦成五甲土地,以植甘藷、蔬菜,称之为大坵园。
大溪位于淡水河上源大汉溪两侧,沿大汉溪的两岸,为一连串对称的河阶群。大溪昔称大嵙崁或大姑陷,即是霄里社平埔族称大汉溪为Takoham的译音,初作“大姑陷”,后来认为“陷”字不吉利,改称“大姑崁”,后又称“大嵙崁”,至民国九年改称大溪。光复后又将原大嵙崁溪删去“嵙”字,取近似音“汉”字,称为“大汉溪”。
在广义桃园台地之中坜台地上,有老街溪、新街溪南北纵贯。因境内有老溪街、新街溪纵贯形成二大涧谷(二溪之下切与横切作用,形成凹下的地形),故称之为"坜",涧仔坜的地名由此而起。且由于其位置当竹堑、淡水间的中路,旅贾的往来频繁,取其“中”字,改称中坜。意思为竹堑与淡水之间的坜地。
平镇原称张路寮,因地当杨梅地堑东段出口处,往昔经大湖口至中坜、桃仔园的道路,经过此地,为保护行旅之安全,设有张望寮之处。张路寮因地当交通要冲,旅贾络绎不绝,乃吸收人口集中,形成村庄后乃寓意镇护行人平安之处,故改称安平镇。至民国九年改为平镇。
桃园市一带系乾隆初叶,由客籍垦首薛启隆所垦,因开垦前一带为芧草密生之地初称“虎芧庄”,后来有闽粤移民在此地遍植桃树,因开花季节红云摇曳,乃改称“桃仔园”或“桃园”。一直至光绪年间“桃仔园”与“桃园”并称。光绪十四年清丈鱼鳞图册上载为“桃园”。
境内为泰雅族的分布地域,光复后曾因北端有角板山称角板乡,民国四十二年底,更改为复兴乡。
新屋乡原为平埔族人游耕狩猎的地方, 因初垦之时屡遭附近社仔平埔族人顽强抵抗,后来因移民惨遭平埔族人出草 ,就放弃原屋,另筑新屋居住而得名。
杨梅位在社仔溪上游的杨梅地堑内,介于伯公岗(西)、乳姑山(南)、平镇三台地之间。在民国九年以前称杨梅坜,地名起源于乾隆年代附近为遍植杨梅树之地,而其地又在社仔川上游二大支流涧谷中(老坑溪与崎顶溪),以其凹下之状称为“坜”,按客语之坜即是涧谷,相当于闽南语之“坑”。民国九年改称为杨梅。
地名由来是境内有一大水塘“龙潭陂”,以前称作“灵潭陂”,村庄沿水塘之东北岸而建,因而得名。盖因龙与灵语同音,讹转所致。《淡水厅志》载:“灵潭陂,在桃涧堡,距厅北(竹堑)五十里。乾隆十三年,霄里通知母六招佃所置。其水由山脚泉水孔开导水源,灌溉五小庄、黄池塘等四甲,相传昔旱,庄佃祷雨于此即应,故名。”
龟山乡位在桃园县东北隅,境内为林口台地南部及山仔脚山块(龟山丘陵)所盘结。大多地域属台地与丘陵,台地面被南崁、旧路、枫林、搭寮等溪分割,除坑谷外,在西南部有狭窄平原,在南部有兔仔坑溪沿岸之河谷平原。本乡地名译自凯达格兰平埔族社名Kouroumanangh社。昔作龟仑社,后来将“仑”改为“山”称龟山。一带原属荒芜之地,为平埔族狩猎之域。迨康熙年间,有漳泉籍移民相继迁入,从事开垦。
本乡位于桃园台地之西北部,南崁溪的中下游。其北部为林口台地之西侧边缘部。芦竹的源地名起源于该村庄有以芦竹缉成的房屋,因垦殖初期,这一带为芦竹茂生之湿地,居民在此筑屋成庄而得名。
观音的地名起源为咸丰十年间,竹北二堡石牌岭庄黄姓农民,在耕垦往返途中,发现溪流中有酷似观音像的天然石,遂在路旁筑堂奉祀,后来举人黄云中等倡建寺堂,故称。
(来源:台湾文献丛刊)
编辑:齐晓靖
[责任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