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18 16:37 来源:台湾文献丛刊 字号:小 中 大 转发 打印
七股 下营 大内 山上 仁德 六甲
北门 左镇 永康 玉井 白河 安定
西港 佳里 官田 东山 南化 后壁
柳营 将军 麻豆 善化 新化 新市
新营 楠西 学甲 龙崎 归仁 关庙
盐水
在台南平原曾文溪下游入海河段之北,乡名起自七股村之旧大字名,原称七股寮,民国九年改今称。本乡在十七世纪时,为台江舄湖区,经明郑时期,清初仍旧是一大舄湖。至道光六年(公元一八二六年)时,潮汐口鹿耳门港道淤废,原浩瀚内海已多变陆埔,其上溪道纷歧,仅安平至四草间尚有舄湖残迹。道光七年台湾道孔昭虔出示招垦台江内海浮埔。本乡境内,由洪理、黄军等十六股首招佃开垦。后经作七十二份分配,由东分配到西边,所剩余之地,留下称“公地尾”。其余有三股首或七股首等招佃来垦。七股寮即有当时由七股招来佃户所筑茅寮之处,后来发展成村庄者。
略居嘉南平原之中部。下营地方为明郑设镇屯田之地故名。相传为右武衙镇驻屯之处,因屯营之相关位置乃有顶、中、下之别,然顶营旧址已无可考。中营在顶营之南,包括今日中营、茅港、开化、西连西村。
在曾文溪中游西侧地域,其东半部为嘉义丘陵之南端与新化丘陵之北端。乡名取自大内村之旧称大内,按大内旧小字为内庄,日据时期改称大内,光复后沿袭之。内庄位于嘉义丘陵末段之西麓与并行之曾文溪河道间。往昔移民先建北方一小庄称顶庄,从此南伸再建石仔濑;东南下为内庄,因其在内方庄庄故得称。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曾文溪及盐水溪上游段间,乡治山上村在曾文溪西南岸。民国九年将旧称山子顶顶为同义之山上。本乡地势,从北方之北势洲而南,逐渐升高,至东南即为小丘陵地。今之山上村海拔仅二○公尺,然东南约一.五公里处即为新化丘陵起伏处,每一座小丘高度九十二公尺,因此山仔顶地名,当由此转称村庄者也。
在台南县之西南隅,二仁溪支流三爷宫溪两岸地域。乡治仁德昔称涂库庄,民国九年,以明郑时期所设仁德里,改为今称,乡名沿之。涂库即土库之谐音,以编竹涂泥为库仓,以储谷子之器称土库,该地多土库,故为名。
位于嘉南平原之略中央,乡名得自六甲村之旧地名。按六甲即以垦成熟田之地积为地名(每十亩为一甲)。乡内尚有二甲、七甲等地名。
在嘉南平原上,台南县西北角,北自八掌溪南至将军溪间之滨海地带。乡名取自境内北门村之旧名。北门旧名北门屿,民国九年改今称。北门屿往昔为倒风港大舄湖内一滨外沙洲,因从台江舄湖各港北上,须经马沙沟、北门屿二沙洲内外水道,始得入倒风港舄湖内各港,以其在北方倒风港门户处之沙洲,故得称。北门屿至嘉庆年间,因倒风港舄湖之淤填陆化,已与陆地相连,已非沿岸沙洲,而演变成为鱼塭与盐田地带。
乡域在台南县东部,曾文溪古流菜寮溪上源山丘地域,包括西侧之新化丘陵与东侧乌山山脉之南伸山丘地域。乡治左镇位于菜寮溪之北岸一小支流注处。左镇因明郑侍卫左镇设镇屯田之地故得称。
乡域在嘉南平原中部,盐水溪南岸,西南邻接台南市。永康昔称埔姜头,民国九年,以乡域属明郑时期之永康里,改称永康。埔姜亦做莆姜,生长于荒之灌木,烧之去蚊,腌渍食物时覆盖上方,以防止生虫。往昔该地未垦成时,为埔姜树蔓生之荒埔故名。
在台南县东部,曾文溪上游北纳后堀溪之新化丘陵中,地形以玉井盆地及周缘山丘为主体。民国九年将旧称Tapani,改以日语近似读音Tamai之玉井。
在台南县之东北部,镇域包括八掌溪上游,急水溪上源段白水、六重二溪间,西部为嘉南平原,东部为关子岭一带山丘。白河街区在白水溪北岸,旧称店仔口街,民国九年鉴于其在白水溪岸(因穿流于石灰岩山区,水色白浊故名),乃改称白河街,今镇名仍沿用之。往昔旧街区,形成于稍北之大竹里,称大排竹街,至嘉庆七年(公元一八○二年)白河兴起,乃替而代之。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盐水溪与曾文溪间地域,民国九年,以直加弄清属于安定东里,改称为安定庄,光复后沿袭之。直加弄系西拉雅平埔族目加溜湾社之属社。
在曾文溪下游北岸,地当七股溪之上源之嘉南平原上。民国九年将旧称西港仔改为今称。往昔为湾里溪入注台江之北岸之港汊,地当该舄湖之东北岸。续修台湾府志载“西港仔街,滨海民番贸易”,可知乾隆中叶已发展成一交易之港镇。
在嘉南平原之西南部,近海地带,在番仔田旧排水道之南,至接近曾文溪下游段北岸。民国九年取境内大字地名佳里兴之佳里,改旧称萧垄庄为佳里街,光复后沿袭为乡名。佳里兴为明郑时之天兴县治所在地,至清初改为诸罗县治,后有知县宋永青,以佳里兴临海之地,不宜为县城,乃移诸罗县治移至今嘉义市所在地。
在嘉南平原中部之东侧,北侧有番仔田旧排水道横贯;南至曾文溪北岸,东部至嘉义丘陵区,有珊瑚潭。官田旧称官佃,民国九年改今称,今沿袭之。官田街区东沿嘉南大圳南干线,荷据时期王田之所在地,明郑时期改为官田,招募来垦,耕者为官佃。若明郑之宗室文武官员召民自辟之私田,即称文武官田。今官田村中有中协公厝、二镇、角宿,悉系明郑屯田之遗址。该地为参军陈永华之垦域。
在台南县东部,乡域在急水溪上游六重溪、龟仔溪间山丘及西部为嘉南平原之东缘。东山街区在六重溪南岸,昔为洪雅平埔族Dorcko所在地,康熙年间有泉州同安苏姓垦户入垦,嗣后汉人渐增,租地开垦于此,成哆啰嘓街,后来改称番社街,民国九年改称番社,光复后,以其在新营东方之山区故改今称。
在台南县东部,曾文溪上游支流后堀溪,大乌山脉与阿里山山脉间之纵谷地域。乡治南化在菜寮溪之上源旧称南庄,民国九年取南庄之“南”与其所隶属内新化南里之“化”,并成南化;光复后沿袭之。南庄即与后堀溪沿岸之北寮对称,在其南之村庄,故得称。
在台南县北部,乡域分布八掌溪与急水溪间。后壁之地名起自今侯伯村旧名后壁寮,按后壁寮即顶茄冬庄下之一小字。其意即后方之寮舍。后壁寮在顶、下茄苳之间,明郑时期开垦者,从倒风港而入,永历年间已成下茄苳,后壁寮聚落形成于康熙年间,多同安、安溪藉移民,在下茄苳稍北后方,故得称。清代下茄苳设有汛,有兵驻守。
在嘉南平原中部,急水溪与温厝溪间。旧称查亩营,民国九年改今称。按查亩营即明郑女宿镇屯田之地,河洛语之查亩意思是女子。柳营之名,应起自明郑陆军镇名柳宿镇,因本镇尚为郑成功参军陈永华屯垦之域,有五军营(五军提督属下之营镇)、果毅镇等,为明郑营镇密集区,五军营下柳宿镇可能与女宿镇毗邻而屯。
乡域在嘉南平原西部,北自将军溪,南至青鲲鯓,西濒临台湾海峡地域。乡名取自境内将荣、将贵、将富村旧大字名将军。康熙二十二年(公元一六八三年),施琅将军平台有功,清廷将军平台有功,清廷将本乡内之埔地,赐予施琅为世袭之业地,故得称。施家乃为大租户,招漳、泉移民垦耕,其大租俗称为施信租。道光年间在北京之施琅后裔出售六处租馆所属田地,保存租馆四所,置管事者掌管。日据后因未返台归籍,被没收为官租。
在嘉南平原之西南部,镇域内北有番子田旧排水路,南有曾文溪,做东西横贯。乡名取自镇治麻豆,往昔西接雅平埔族麻荳社址,荷人称之Mattauw,曾设教堂学校以教化之,为台南市附近四大平埔族社之一。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曾文溪中游之南岸。民国九年,以其原属善化里西堡,将旧称湾里街改称善化。湾里街为西拉雅平埔族目加溜湾社。荷据时期设有教当、学校教化之,郑成功曾于永历十五年十二月率部巡视本社。后来沈光文在此教育社众。
位在嘉南平原之略中部,北至盐水溪上游段,东端至新化丘陵。新化原称大目降,民国九年以其明郑时期之里名新化为街名,光复后沿袭之。新化地名之由来,为此地平埔族,于明郑时期已开化,故曰之新化。
在嘉南平原中部,盐水溪北岸地带。新市系十七世纪荷人占据台南安平时,先后筑热兰遮、普鲁民遮城,将原居住该地之西拉雅平埔族赤嵌(Saccam)、台窝湾(Tayovan)社人,迁移创建之新社址。新社称新港社(Sinkan),其原址即今社内村(社内)与永就村(番子寮),为往昔台南地方四大平埔族社之一。为荷人最早兴建教当学校,从事土番教育之处。新港社因汉人陆续来垦,终于迁移至它处。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急水溪中游北岸。地名由来于明郑时期在此设镇屯田。因初期有屯办何积善、范文章者,在盐水镇之旧营里屯垦称为“旧营”,与之对称为“新营”。
在台南县东部,曾文溪上源,东西两山山脉间之纵谷地域。民国九年将今乡治旧名茄拔,改称楠西,今沿袭之。清代茄拔庄属于楠梓仙溪西里,简缩之成楠西。茄拔有二,一在善化东边之加茇仔,一即本乡之茄拔,为区别之,前者称外茄拔,后者为内茄拔。
在台南县西北部,地当八掌溪、将军溪下游间之嘉南平原上,往昔学甲在沤汪溪注入倒风港舄湖处。从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中载有:“盐水之西学甲社”等字句推察之,学甲即西拉雅平埔族番社之译音地名。
在台南县之东南隅,地当许县溪上源之新化丘陵及内乌山之伸展地域。民国九年,将乡内之龙船(龙船村)及崎顶(崎顶村),各取一字并成庄名,光复后沿袭之。从境内牛埔、太平二村昔称番社庄,得知该地昔为西拉雅平埔族人分布地。
在台南县之西南隅,二仁溪以北,支流许县溪东西横贯乡境。乡名由来于明郑时期设置之归仁里。日据时期曾将本里境内之南堡、摇琴馆、六甲并称为归仁南庄;后市仔、许罗厝、杨厝、看东厝、红瓦厝、西势仔、辜厝等合称为归仁北庄。
在台南县之南部,二仁溪中游中游段以北许县溪之两岸地域。镇治关庙在许县溪南岸,昔称关帝庙街,民国九年改称关庙。因境内关庙村之山西堂,奉祀关庙圣帝。
在嘉南平原之中部,镇域分布于八掌溪与急水溪之间。盐水街区东沿一遗迹河(为往昔环绕港街之水道)。地名昔作盐水港,民国九年改今称。盐水港在明郑时期称奎庄,至康熙末年时,是倒风港舄湖内港市,雍正九年(公元一七三一年)关为岛内贸易港。潮满海水可及,故与稍北淡水港对称之盐水港。乾隆末叶舄湖完全陆化。迄今街东至与新营市界,仍留有舄湖遗迹所成淡水湖沼。因往昔港道环绕街区,形成弯曲状如半月故盐水港别称“月津港”或月港。
[责任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