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资料  >  历史文献  > 正文

连横《台湾通史》中的国族想象

2006-11-20 12:16 来源:台湾文献丛刊 字号:     转发 打印

  由以上所引用的史料,应足论证:当时台湾民主国之成立,并非响应一个事实的台湾国族有建立一个属于台湾的国族国家(nation-state)的需求。考诸台湾民主国成立前后的史料,当时台湾人民已然自称“台民”,并且自觉为受遗弃的一群——例如,台湾绅民有电奏清廷力争不可割台者,曰:“割地议和,全台震骇。自闻警以来,台民慨输饷械,固亦无负列圣深仁厚泽,二百余年之养人心、正士气,正为我皇上今日之用,何忍一朝弃之?”

  这种同属“弃民”的心态,正好作为动员抗日的情感工具。举隅而言,当时帮办台湾军务的刘永福,就有以下布告曰:

  “为开诚布公、激励军民,共守危疆事。照得倭寇要盟,全台竟割。此诚亘古变异,为人所不忍闻、所不忍见;更何怪我台民发指眦裂,誓与土地共存亡,……嗟乎!积忿同深,自可挽回造化;厚德载福,谅能默转气机。愿合众志成城,制梃胜敌。”

  又如,在《台湾民主国自主宣言》则谓:

  “日本要索台湾,竟有割台之款?事出意外。闻信之日,绅民愤恨,哭声震天……呜呼!惨矣。查全台前后山二千余里、生灵千万,打牲防番,家有火器;敢战之士一呼百万,又有防军四万人,岂甘俯首事仇!今已无天可吁、无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推拥贤者权摄台政。”

  虽然,此休戚与共、敌慨同仇的感觉,在事后经过适当的诠释,成为当时台民共同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变成一种有可能造成边界浮动的国族想象来源——当然,《台湾通史》就是一种诠释。从这个角度来看,台湾民主国对于“台湾国族主义”的启发,有其意义。例如,学者吴叡人就指陈,因为“台民”作为一个“前民族的”(pre-national)想象,很快地在之后的抵抗活动中变成了一个动员的象征,而此看似空洞的象征,被更后期的反殖民运动“夺占”后,具体地被想象成现代台湾人国族国家的起点。

  但是,若溯及台湾民主国之成立,当时显然尚无一轮廓清晰的“台湾国族意识”来作为抗日的理论凭借。相反地,在《台湾民主国自主宣言》中,甚至出现以下文字:“台民皆籍闽、粤”。说明了当时台民依据自己的祖源,把自己想象成与中国福建、广东之民相同之人;而之所以起而抵抗日本,固有浓厚保家卫土的性格外,其实是沿着“中国人/日本人”这条国族对抗的边界,而非“台湾人/日本人”这一条边界。再试读以下刘永福在台湾民主国成立后的文告中所言:“何以天无厌乱之心,而使民遭非常之劫!自问年将六十,万死不辞;独不思苍生无罪,行将夏变为夷!”

  说穿了,当时以“台民”为中心所遂行的国族对抗,理论基础仍近似明末儒生抗清的前现代(premodern)思想格局,即华夏民族不受异族统治,其边界就是沿着传统中国的“夷夏之辨”而行──尤其,在晚清的知识分子在饱经西方帝国主义攻坚下之变局后,这条边界早已经一再被作为“启蒙与救亡”的动员工具。

  既然“台湾民主国”无独立之真意,且非当时已经有了一个事实的台湾国族所建立国族国家,那末,连横以《独立纪》为篇名记之,是否妥适?笔者以为:台湾民主国的政权亦从未有效控制台湾所有的土地与人民,政府机器与官僚体系亦从未真正运作,也从未获他国外交之承认,终未成事实之独立国家;即使如此,自一八九五年五月至九月,“台湾民主国”作为一台民公认之政权,确有短暂的“事实自主”曾经存在——就算其生命周期短若蜉蝣。以史料看来,无论当时的中国官方、抑或是台湾的官绅,称台民据台为国的行为为“自主”、或“自立”,而未见“独立”用词。“独立”与“自主”在“不受他者的约束或协助,可由自我的本体为主张或行为”之意涵上,虽然可以共通,但“民族独立”一词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普遍于中文被使用,并往往与“民族革命”相联系——显然地,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主张民族革命者就是主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因此,“独立”在《台湾通史》之用,不但有标举台民“誓不服倭”、及日本占台的侵略本旨以外,亦有正“台湾为中国”、并举“清非中国”的国族恢复之义。且进一步探讨连横《独立纪》之笔削。渠所择取之文件,重点在强调乙未转换之际,台湾人民由闻割台时“不甘俯首事仇”、转而“誓死守御”,并“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之故事。是以,根据以上这种价值而效死者,如吴彭年、吴汤兴、徐骧、姜绍祖、及林昆岗等官员或诸生,都获得连横在列传中的高度赞扬。

  相反地,最后关头弃台内渡的丘逢甲、唐景崧等人,连横则颇轻之;即如于台南城破前才因议和不成仓皇逃遁的宿将刘永福,连氏则亦不免有所微词。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阅读: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