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记者节像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工作节日。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就有记者节。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
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1999年,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关怀和重视。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把11月8日中国记协成立日确定为“记者节”,因为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中国记协的前身)后,几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协为团结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确定中国记协的成立日为记者节,可以鼓舞和激励新闻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为正义事业呼吁,对于全国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
中国记协的前身是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49年7月在北京组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会,胡乔木任主任,胡愈之、廖承志任副主任。中国记协筹备会和工人、青年、妇女等15个全国性人民团体、民主党派共同发起组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推举12名新闻界代表独立组团参加了首届全国政协会议。同年9月,筹备会被国际新闻工作者协会接纳为会员。1954年成立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联谊会。1957年3月14日,联谊会召开中国新闻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宣布正式成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会议通过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1966年“文革”开始后,中国记协被迫停止活动。
● 新闻记者证
新闻记者证是境内新闻记者从事新闻采访的唯一合法证件,由国务院授权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发放、备案和管理。自1987年成立以来,新闻出版总署一直承担着全国记者证的统一换发工作。
新版记者证(图右)封皮把原先的蓝色调整为咖啡色。
根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中国新闻采编人员的记者证每5年换发一次,到目前(2009年)为止已换发过三次。
2009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决定,从2月25日起,将在全国统一换发新的新闻记者证。与以往不同,此次广播电视媒体记者的记者证也将从总署申领。通过这次换发,全国将实现国内通讯社、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所有新闻单位记者证的统一,同时上网向社会公开。社会公众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查验记者证的真伪,从而更好地维护新闻记者和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新版记者证封皮由原来的蓝色或红色统一改为咖啡色,封面烫有银色的国徽和“新闻记者证”的中英文,封底烫有银色的新闻出版总署英文简称“GAPP”和“新闻记者证”的英文“PRES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