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资料  >  台湾地区相关机构  > 正文

基隆市

2006-01-09 10:59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基隆市原名“鸡笼”,位于台湾本岛北端,

台湾省基隆市

基隆市市徽
简称:基隆
政府所在地 中正区
面积 第22位
132.7589平方公里
人口 第19位
388,624(2009/8)人
电话区号 02
7个
市树 枫香
市花 紫薇
市鸟 老鹰
行政区类别 省辖市
市长 张通荣

旧时取“基地昌隆”之义定名“基隆”。

  全市总面积为132.7589平方公里,百分之九十五为丘陵地,东、西、南三面环山与台北县相邻,仅北面一处有少量的平原迎向大海,自古即为深水谷湾的良港。

 

  由于三面环山,在过去交通不便时代,使得基隆与其它县市交流不甚频繁,反到有机会接受来自海洋文化的熏陶,而造就特有之海洋文化。


  历史


  基隆,旧名鸡笼。

  有一种说法认为现在的基隆是取音自“鸡笼”,因为有个“鸡笼山”,事实上“鸡笼山”跟基隆相去甚远,不足以用来做为城市聚落之名,而是汉人将原本居住于基隆一带的原住民族 ketakalan(凯达格兰族)的名称只取首尾两个音节 ke-lan 再演化成“鸡笼、基隆”。

  明朝末年,日本人丰臣秀吉获悉基隆蕴藏硫磺,欲出兵谋并台湾,中途遇飓风而返,却为基隆一连串的兵祸连结展开序幕。

 

  1626年,西班牙派出远征队从吕宋出发,在社寮岛登陆,也就是今日基隆的和平岛。随即在岛上西南端修筑“圣萨尔瓦多城”。1642年,荷兰人北上攻占社寮岛后,将“圣萨尔瓦多城”改名为“北荷兰”。

 

  1668年,郑经派军讨伐荷兰人,荷兰人兵败,临去之前,曾在社寮岛的岩洞内刻字,后来被称为“番字洞”。

 

  清朝中叶开始,基隆的发展变得极为迅速,主要与其矿产有密切的关系。基隆河流域不但产出沙金,且蕴藏有丰富的优质煤矿。


  
1875年,清政府将前此一直沿用的“鸡笼”名称改为“基隆”,以取其“基地昌隆”的吉祥意义。

 

  1895年,日人占领台湾,基隆港即筹划展开五期的筑港工程。此后,基隆市的经贸地位变得日益重要。


  1916年,基隆港的贸易额已超过淡水,甚至一度超越高雄港,而成为台湾最主要的商港。


  
19241931年,基隆升格为“市”,成为当时台湾第四大都市。


  
1941年,太平洋战事爆发,基隆由于其主要物资吞吐港及海军基地的地位,在大战末期首当其冲,成为美军轰炸的首要目标,港区几成废墟。

 

  1945年台湾光复后,基隆港在基隆市政府及港务局的合作下积极展开重建工作,由于台湾北部人口众多,产业发达,使得位于经济腹地的基隆港营运业务蒸蒸日上,港埠设施日趋完善。到了1984年时已跃居为世界排名第七的货柜港。


  地方名人


  日据时期:

  李硕卿:板桥林家西席,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版主笔,台湾北部诗坛重要诗人。

  许梓桑:日据时期基隆街长

  颜云年:小鸣吟社创始人,台金矿业经营者。


  战后时期:

  颜钦贤:颜云年之子,基隆光隆家商创办人。

  陶芸楼:原籍浙江绍兴,著名书画家,曾创“七友画会”

  陈其寅:传统诗人,基隆大同吟社社长。

  周植夫:传统诗人,精擅北管,曾领导暖暖灵义郡。

  廖琼枝:有台湾歌仔戏第一苦旦之称,为台湾重要民族艺师。

  王拓: 乡土文学小说家。

  林建隆:诗人,有“流氓教授”之称。

  地理环境


  基隆位于台湾最北端,北临太平洋,基隆屿及和平岛屏障于外。基隆港是北台湾最大的天然良港,其港区范围深入市区的自然地形,为港湾城市极其少见的特例。也因此,基隆港不仅牵动着基隆市产业发展,也影响着都市景观。

  

  在地形方面,除了基隆港区为风口地形外,其余地区则为环山所围绕。

  

  在行政区域划分方面,该市共分为七个区,即中正区、信义区、仁爱区、中山区、安乐区、暖暖区与七堵区,其中七堵区面积最大,占该市面积42.38%,仁爱区最小。此外,基隆市另有七个附属岛屿,即和平岛、中山仔屿、桶盘屿、基隆屿、彭佳屿、棉花屿及花瓶屿。每一个区域和岛屿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致与人文风貌。

  行政区划

  在行政区域划分方面,基隆市共分为七个区,即中正区、信义区、仁爱区、中山区、安乐区、暖暖区与七堵区,其中七堵区面积最大,占有本市面积42.38%,仁爱区最小。此外,该市另有七个附属岛屿,即和平岛、中山仔屿、桶盘屿、基隆屿、彭佳屿、棉花屿及花瓶屿。每一个区域和岛屿都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致与人文风貌。


  教育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
  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
  崇右技术学院
  基隆市立安乐高级中学
  “国立”基隆女子高级中学
  “国立”基隆高级中学
  “国立”基隆海事职业学校
  “国立”基隆商工职业学校
                          

编辑:秋日

[责任编辑:牛耕叟]

相关阅读:  

涉台常识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