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中国:和平发展开新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纪实(2012.11.04)
“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胡锦涛
把握良机,开创新局。两岸关系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共两党、两岸双方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开启了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新篇章。
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同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新形势下两党领导人首次会谈。会谈结束后十多个小时,台湾海基会便接到海协会的协商邀请。半个月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北京举行会谈,中断9年的两岸制度化协商再度启动。
8次会谈,18项协议,两岸恢复制度化协商后结出累累硕果,被江丙坤形象地比喻为架设在台湾海峡上的18条“双向交流高速公路”。
“一路从‘八’开始,八八八,发发发。这不只是希望海基会一路发,更希望两岸关系将来一路发。”他今年9月27日卸任时这样解读18项协议的寓意。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同胞翘首以待30年之久的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同步实施,两岸“一日生活圈”悄然成型,缩短了台海两岸的地理与心理距离,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的新时代。
目前,台湾在大陆投资的厂家超过8.7万家,总投资超过560亿美元。2011年两岸贸易额首次突破1600亿美元。大陆现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伙伴及第二大进口伙伴、第一大顺差来源地与第一大投资地。
“台湾是小池子,大陆是大湖。”伴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脚步,百万台胞蜂拥而至大陆,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创业、工作、求学,安居乐业。
象王洗衣董事长黄进能1998年在上海开了第一家洗衣店,如今已构建了遍布大陆各地约600家门店的“洗衣王国”。
相比创业之初两岸关系紧张带来的“失望、无奈和无助”,黄进能感慨万千。他说:“两岸关系的稳定和大陆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感恩,一定要把握!”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像黄进能一样,很多台商把家安在大陆,与大陆同胞朝夕相处。
“我是上海第一代,我的孩子就是上海第二代!”黄进能带着浓厚的台湾乡音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在上海当地普通小学上学,会讲一口熟练的上海话。
出生在台湾南投的高嘉骏1997年9月到大陆求学,先后在福建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2009年,他被福建中医学院聘用,成为首位被大陆高校录用为编内大学教师的台湾学生。
“随着大陆经济的起飞,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到大陆学习、就业。如果能留下来工作,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高嘉骏这样解释自己前来大陆就学、工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