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2002年两岸关系大事记

2005-12-08 09:27:00
来源:中国网
字号


  11月 

  1日,“海基会”举行第4届董监事临时联席会议,推举产生第5届董监事人选,通过了“海基会”“捐助暨组织章程”修正案。 

  同日,国民党智库举行《“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共识的史实》新书发布会。 

  4日,“教育部长”黄荣村表示,审查新版教科书将采用新案:外蒙古已确定不在中国大陆国界内,“中华民国”的“首都”也确定不是南京。但关于“中华民国”领土是否涵盖中国大陆,涉及“宪法”及相关法令,若要调整,仍待相关“部会”协商确定,“教育部”才能有所依循。 

  5日,“行政院长”游锡堃在“立院”答询时声称,“三通不是救经济的万灵丹,就算三通可以对企业界有一点帮助,政府也不能因为这样就将国家的尊严、对等牺牲掉”。 

  7日,“考试院会”决议,自明年起,“国家考试”应试科目凡涉“中国”字样的均改为“本国”。 

  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江泽民在政治报告中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我们者坚决反对。 

  同日,陈水扁诬称“中国坚持一国两制,根本是头壳坏掉”,“一边一国要分清楚”,“台湾自己一定要走台湾路,就是自由民主和平之路”,“不要以为中共高喊‘三通’、‘两岸直航’的背后就是和平”。 

  9日,“国防部”提出“三通”28项评估报告,其中包括8项“严重事项”,16项“重要意见”。 

  11日,“总统府秘书长”陈师孟在“立法院”答询时称,“不要把中华民国国旗与中华民国画上等号”,对目前的“国号国旗国歌”,“有我们自己的不同看法”。12日,国、亲两党就陈师孟有关“国旗”言论要求陈师孟道歉、下台。“行政院长”游锡堃则称当局没有更改“国旗、国号”的规划。 

  同日,“行政院”就“包机直航”案发布“准包机,不准直航”评估结果。 

  17日,台湾团结联盟与“独盟”、北中南社、“台教会”等团体共同发动“台湾正名运动”大游行。随后,台湾团结联盟在“立法院”提出“公投法”草案。 

  18日,陈水扁在接见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CUSCR)访华团成员时称,台湾所关心的就是两岸通航后“国家安全”能否确保。 

  19日,李登辉声称,要改“宪法”不如制定一个“台湾基本法”,目前已是“中华民国的第二共和”。 

  同日,“立法院”朝野党团协商“陆委会”版“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修正草案”。但因亲民党“立院”党团再度缺席宣告破裂。 

  25日,台“海基会”和“陆委会”宣布,从2002年1月26日至2月10日春节期间,将准许台商透过“间接包机”与“小三通包船”等海空路线返乡,其适用对象将弹性处理。

[责任编辑:齐晓靖]